close

圖為:阿龍﹒切哈諾沃在2014年菠蘿科學獎科學論壇現場。 張駿 攝
  中新網杭州4月12日電(見習記者 張駿)“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,毫無疑問,(中國拿科學類諾貝爾獎)這天會來的。”12日,在2014年菠蘿科學獎的科學論壇上,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以色列科學家阿龍﹒切哈諾沃(Aaron Ciechanover)認為,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,且對科研的投入十分巨大,他相信科學類諾貝爾獎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遙不可及。不過,他笑言,“但是哪天我不知道,正如(得獎前)我也不知道自己哪天獲得諾貝爾獎。”
  2012年10月11日,瑞典文學院宣佈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,而此前,“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卻出不了一個諾貝爾獎”的調侃在中國網絡世界傳播已久。
  短時間內,這位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、歷史與當代巧妙融合的作家在中國引發了文學狂熱,其文學作品在全國諸多大型書店都賣斷了貨。
  不過,當中國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引發的文學熱褪去後,又有輿論思考,中國何時能拿到科學類諾貝爾獎?
  在阿龍﹒切哈諾沃看來,這一天並不是遙不可及。12日,在2014菠蘿科學獎的科學論壇上,阿龍﹒切哈諾沃談起他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一事時說,“我看到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,中國不會受到任何的歧視,我相信中國會拿到這個(科學類)諾貝爾獎。”
  據瞭解,阿龍﹒切哈諾沃是第一位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以色列人。2004年,他與以色列科學家阿夫拉姆﹒赫什科(Avram Hershko)、美國科學家歐文﹒羅斯(Irwin Rose)發現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(一種蛋白質降解的重要機理),共同獲得當年諾貝爾化學獎。
  阿龍﹒切哈諾沃認為,獲得諾貝爾也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變得非常重要,慶祝終將過去,生活還將繼續,“你不可能一輩子慶祝這個獎,你要繼續做你的研究,而用諾貝爾獎的力量來進行科普工作,這是能夠實現的。”
  在阿龍﹒切哈諾沃看來,擁有自由的思維,帶上想象的翅膀,進行全球性的思想交流是在科學方面獲得成果的助力因素。“如果你想實現科學方面的重要成果,你要成為一隻自由飛翔的鷹,中國正處於這個進程中。”(完)  (原標題:以色列諾獎得主:中國會有拿科學類諾獎的一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35jokaj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